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工藝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工藝都包含施工前準備工作、設備施工前驗收、設備就位、施工質量保障、測量工程質量保障措施、圖紙會審技術交底等施工工藝流程:今天小編大家來了解一下具體施工工藝流程和步驟;
一、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技術措施
⒈施工前的準備
熟悉設備安裝施工圖及施工驗收規范,確定設備位號、安裝標高、方位、以及安裝技術要求。
⒉施工前設備驗收
(1)設備出庫驗收,分外觀檢查與開箱檢查:
①裸裝設備的外觀檢查,按照所需出庫的設備明細表會同建設單位查對設備編號、規格、數量、及設備外觀無缺陷等,并與建設單位辦理出庫手續和填寫設備檢查記錄。
②設備的開箱檢查在工地進行。箱裝設備出庫后,根據設備的安裝圖和設備明細表等,會同建設單位仔細清點和檢查設備零、部件的數量和質量,并認真填寫“設備開箱檢查記錄”。
(2)隨機所帶的產品說明書、出廠檢查試驗記錄、裝箱單等及產品合格證,建設單位應及時提供給我公司(原件或復制),以作為我公司安裝的技術參考和交工資料。
(3)設備開箱應在有關人員參加下,對照裝箱單及圖紙,按下列要求項目檢查與清點,并填寫《設備驗收清點記錄》:
①箱號、箱數及包裝情況;
②設備名稱、類別型號及規格;
③設備外形尺寸及管口方位;
④設備內件及附件的規格尺寸及數量;
⑤表面損壞,變形及銹蝕狀況;
(4)易丟失、易損壞的零部件,在設備試運轉前安裝,且安裝部位的孔洞應及時暫予以密封,不得進入灰塵和雜物。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工藝
(5)出庫后對加工零件及附件等設備件上有防護物的,不準過早拆除,
如有損壞應及時修補防護,以免備件受損。
(6)隨機帶來的專用工具及供應的易損、易丟件,在出庫時作好記錄。
工程竣工后,我公司將專用工具及多余的零部件退還建設單位,并辦理移交手續。
二、設備的起重、搬運、就位
一體化設備現置臨時貨場,安裝之前需用吊車配合平板汽車運輸至機械樓邊側臨時施工道路上,需用平板車一輛、吊車一輛。
(1)檢查所有起重搬運機具、鋼絲繩和滑輪等,證明確實可靠后使用。
(2)操作起重機械,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施工安全規定。
(3)設備搬運、吊裝準備工作
①摸清設備裝卸的場地、道路、設備的安裝位置、方向及設備搬運的先后次序。
②找好設備吊裝位置時,確定受力部位。
(4)吊裝時,在吊裝繩與設備加工面或棱角處墊以木板、膠皮等物。
(5)每根鋼絲繩受力要均勻,并與垂線所成的夾角不得大于30
⒋墊鐵布置及抄平:
按設備安裝標高配制各組墊鐵,并用水準儀將各墊鐵組頂面抄到同一標高。墊鐵與墊鐵之間,墊鐵與底座之間應緊密貼合,接觸面積不得少于接觸面積的70%,不得有松動現象。
⒌設備就位:
將設備吊裝在其對應施工部位上方,調整好設備方位,并設備底座中心線對正施工部位上的安裝基準線,然后設備徐徐座落在安裝部位上,防止震動和磕碰。
⒍設備找正、找平
⑴設備就位后,檢查設備中心位置偏差和方位偏差:設備中心位置偏差若符合下列要求:當D≤2000毫米,位置偏差±5毫米;當D>2000毫米,位置偏差±5毫米,則設備中心位置偏差合格,否則應調整設備使其符合上述要求。設備方位沿底座環圓周測量其偏差若符合下列要求:D≤2000毫米,方位偏差≤10毫米;D>2000毫米,方位偏差≤15毫米,則設備方位符合要求,否則應重新調整設備方位使其達到要求。
⑵檢查設備底座標高偏差若在±5毫米范圍內,則設備標高符合要求,否則應調整墊鐵使其符合要求。
⑶在設備互成900兩個方向上檢查設備鉛垂度偏差若鉛垂偏差均滿足小于等于H/1000且不大于30毫米,則設備的鉛垂度符合要求,否則應調整墊鐵使其達到要求。
⑷當立式設備所有預埋件加固完成,復查中心位置、方位、標高、鉛垂度等偏差,以及各組墊鐵安裝均符合要求后設備找正結束。
⑸設備找正找平結束后應對每組墊鐵進行三面點焊。
⑹設備的附件與內件安裝(有內件和附件的設備):設備內件和附件安裝按施工圖及規范規定進行。
⑺設備的清洗與封閉:設備均應進行清掃,以清除內部的鐵銹、泥砂、灰塵、木塊、邊角料和焊條頭等雜物;對于無法進行人工清掃的設備,可用蒸氣或空氣吹掃,但吹掃后必須及時除去水份;忌油設備的吹掃氣體不得含油。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工藝
三、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工藝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安裝施工前,均應編制詳盡的質量計劃書,經甲方、公司各級部門審批后,按計劃書組織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以設計文件及現行規范標準為依據,嚴格貫徹執行ISO9001-2000質量標準,遵循既定的質量方針,建立更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切實發揮各級管理人員的作用,使施工過程中各道工序質量均處于受控狀態。
1)、總體質量保證措施:
(1)、現場以項目經理為首,全員參與GB/T19001-2000標準運作,全方位地搞好企業的現場管理,加強過程控制,狠抓施工質量的各環節,把質量的缺陷消滅在施工過程中,使工程質量一次成優。
(2)、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指導施工,要有針對性解決施工中的難點問題的措施,在施工中如遇有新問題、新工藝、新技術,經有關人員重新制定補充方案,經有關領導審批后方能實施。
(3)、嚴把材料的質量關,材料進場都要有合格證,實行雙控的材料,應抽樣進行復試,執行認證的產品要有產品認證書,材料進場后,工長應組織器材員、質量員對進場的材料質量進行驗收,達到質量標準后方能進場,并將有關資料移交資料員存檔。
(4)、各分項工程施工前,工長應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的交底,在交底中應交施工的工藝及質量的目標,使全體操作人員都應明確質量目標,熟悉操作工藝。分項工程施工前都應先做樣板,經有關人員檢查確認,達到質量標準后進行大面積的操作,使工程形成樣板系列化。
(5)、強化工序控制,分項工程完工后,在班組自檢的基礎上,工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并進行工序的交接,做好檢查記錄存檔,上道工序達不到質量標準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加強對隱蔽工程的檢查,隱蔽工程完工后,經檢查達到標準后應及時請監理、建設單位進行隱蔽工程的驗收,并做好隱蔽檢查記錄,有條件的或重要部位的隱檢都要留有照片或錄像,交資料員存檔、備查。
(7)、項目經理部設專職測量小組,發現問題應向項目經理及有關人員進行匯報,要采取措施立即糾正。
(8)、項目部設專職的資料管理員,負責工程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工程資料要做到真實、及時,數據準確與施工同步。
2)、測量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項目經理部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有關施工規范及驗收規范,熟悉設計圖紙要求,在施工管理中做到有理有據。
(2)、根據測繪任務,由項目工程師組織編制測量方案。負責各類技術文件的編制,對測量的結果及時進行記錄整理,并及時進行復測,以保證測量工作的正確性。
(3)、測量人員應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規程懂得儀器的基本原理,在施工過程中正確使用儀器,并能正確判斷儀器是否準確。定期對測量儀器進行檢測和保養。
(4)、測量外業施測和內業計算要做到同步及時,所有歸檔的資料和需交付的測繪成果必須經觀測人員自檢、項目工程師和技術部門最終檢驗。
(5)、依據測量方案向公司技術部門提出儀器所需計劃。技術部門按計劃做好測量儀器及測量輔助工具的核準工作。
(6)、施測前項目工程師要向測量人員做好技術交底使每位測量人員明確職責和技術要求。工作要按進度和方案要求進行,做好測繪日志。
(7)、施測作業過程中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檢校維護、保養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退換。
(8)、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工程測量規范》中的技術要求進行觀測。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三檢制”,發現不合格項立即改正至合格。對于特殊的關鍵部位實行超標準控制。
四、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工藝圖紙會審與技術交底
圖紙會審與技術交底是施工企業技術管理的一項重要環節,單位工程開工前和分項工程施工前應進行技術交底工作。技術交底的目的,一是使參加施工的責任領導、工程技術人員、作業班組明確所擔負的工程重要性,作業特點及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安全措施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更好的組織施工,二是明確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的責任。
(1)、圖紙會審
①依據招投標的文件、合同內容、設計文件圖紙、作業環境及相關的國家規范標準。
②為了準確的掌握圖紙設計內容和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及早發現有無差錯,各級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必須認真熟悉和會審施工圖紙,了解施工意圖,掌握施工難點。
③會審圖紙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各級專業工程師及技術負責人參加。
④確定施工圖紙的技術難點,現有的施工技術、裝備是否滿足,采取哪些相應的技術解決措施。根據施工圖紙確定施工工藝和執行的質量標準。
⑤圖紙和說明書有無矛盾,技術資料是否齊全。
⑥圖紙經過熟悉和會審后,按專業詳細記錄由工程技術科匯總,并根據工程的需要,建議建設單位組織技術交底。圖紙會審有關記錄應整理存檔。
(2)、施工組織設計交底
①施工組織設計經審批后,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對參與施工項目部的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交底。交底后應形成經交底人簽署的會議紀要或其它文字材料,并與施工組織設計統一作為技術交底的依據。
②主要分項、分部、單位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由項目經理負責組織向各專業工程師、操作人員進行交底,以達到嚴格按照國家規范標準工藝規程施工。
(3)、技術交底的主要目的
介紹設計意圖和要點,強調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回答解決施工人員提出的圖紙存在的問題。
(4)、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的內容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工藝
①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向各專業工程師等進行交底,交底內容主要有:
a.工程特點
b.施工進度計劃要求
c.工程必須遵循的技術質量標準、規范、安全及相關工藝標準。
d.施工部署。
e.施工機械檢查試驗(計量器具)、使用計劃。
f.勞動力安排與組織
g.主要施工方法,關鍵、特殊工序的質量與標準,主要環節控制措施。
h.技術質量檢驗的見證點和停點。
i.技術質量應填寫的標準表格和驗收要求。
j.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施工技術要求與實施方案及注意事項等,并有交底記錄,嚴格在施工中貫徹執行。
②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由專業工程師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向勞務作業班組進行交底。結合工程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詳細安排各分項工程的工藝規程、操作方法、質量標準、檢查驗收要求等內容,如作業條件、施工準備、操作流程、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安全措施和成品保護等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③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高,或要求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工程,由項目總工程師報公司技術總工程師批準,由技質科組織主持,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考核后方可上崗施工。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工藝
④技術交底應在圖紙會審的基礎上進行,也必須在施工前進行,并應為施工留出足夠的準備時間。技術交底應以書面形式進行,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應有交接簽字手續。技術交底應及時歸檔。技術交底應按各分項、分部、單位工程的順序、進度獨立編寫,根據工程特點將工藝做法、技術 要求、有關規范、標準中的適用條款以文字的形式向操作者交代清楚。項目工程師及作業班組接受技術交底時,應將問題弄懂搞清,以便帶領工人正確施工,將技術交底落到實處。
⑤施工人員要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不得擅自違背交底內容,如交底內容有不完善的地方,要逐級上報,完善措施被批準后再繼續施工。